关闭

举报

  • 提交
    首页 > 自拍晒照 > 正文
    购物车
    0

    贵州省天柱县民庄旅游景点——三门塘

    信息发布者:Yhr7218
    2017-06-29 05:08:16   转载

          三门塘村是贵州省天柱县清水江边一个古老的侗族村寨。5000多年前,从湖南迁入的严、谢、王三姓,各立门户,故称三门塘。又传是寨中东、西、南三面各立有寨门叫做三门塘。深藏于苗岭腹地的天柱县坌处镇三门塘,是当地著名的侗族四十八寨之一,是个拥有丰富文化内涵的侗族村寨,其中尤以多姿多彩的树文化、别具一格的水文化、历史悠久的石文化最为迷人,堪称北部侗族方言区露天民俗博物馆。

    “四十八寨歌节”开幕盛况

    侗寨迎亲

           三门塘的祖先们以放排贩木为生。古代,清水江在羊渡溪口划江为界,上游称内江,下游称外江。外省木商不能进入内江采购木材,只能由三门塘、坌处、清浪三个村寨的木行进入内江代客采购。于是,水势平缓的三门塘成了各省木商云集之处,清朝乾隆年间达到顶峰。那时候,做工扎排的,修劈整理木排的,人山人海,江面上漂满了木排,其情形颇为壮观,故三门塘又称之为“木排漂来的侗寨”。

    阁楼歌声

    阁楼歌声

    古老悠长的小巷

            三门塘人在富裕的同时,视野也跟着开阔起来,形成了独特的多元文化融合现象。同时和外界有了充分交流的三门塘人不仅能出省出国,还将欧洲的建筑风格带回了侗乡,并在此建立了中西合璧的建筑,其中最为著名的是村中两座造型别致的家祠。一是太原祠,为王姓家祠。建于1908年,占地300平方米,外墙用青砖砌成,白灰勾缝,十分坚牢。白粉刷的墙体上,用水墨画绘制各种花卉图案,大门上方,六棵白菜造型的泥塑浮雕,栩栩如生,分外瞩目。墙柱上,塑有巨龙缠绕图案,用江西景德镇的瓷器镶作龙鳞,在阳光下熠熠发光。门楣上方两侧,有各式人物造型浮雕和绘画。相隔百米是刘氏家祠,造型更为独特。刘氏家祠占地250平方米,始建于清乾隆初年,民国中期重新修葺。高立耸起的山墙,墙脊错落起伏。正面、侧面墙上,布满人物、花草、禽兽等各式泥塑和水墨画,不但有龙、凤、麒麟及各种花草鱼虫,还有历史人物,不论是画是塑,均惟妙惟肖,逼真传神。大门上方,雕塑一只展翅飞翔的鹰,两根高耸的墙柱,对称地塑有44个拉丁字母。一面彩塑时钟,把时间定格在早上九时十二分这个充满晨曦的时刻。正面的窗户,为西洋建筑。大门及院内,均为中国传统建筑。高达8米的墙体,使人很远就看到它的雄姿。这是清水江上下绝无仅有的一座集中、西建筑风格为一体的建筑,至今保存较好,列为文物保护单位。刘氏家祠2016年荣获联合国文化遗产保护奖,这是贵州省首次获得此殊荣。

    拦门酒

    民居古戏

           走过村中修建于清代的两处石板走廊和两栏杆,便来到了村落的三圣宫。三圣宫体现了当年木商云集、生意兴隆的缩影。三圣宫修于明代。宫门门框是青石枋柱,高4米多,巍然屹立在清水江边。宫门有一块高4.2米,宽1.5米的大石碑,正、反两面用遒劲的书法精致的镌刻着密密麻麻的文字,记述修建三圣宫及倡修义学的过程。人们把石碑上的文字、上乘书法、传神雕刻称为"清江三绝",不少文人慕名前来三门塘观赏这三绝,留下不少佳话。

    民居里的侗族姑娘

    三门塘婚俗

    三门塘庭院

           三门塘有水码头5座,石拱桥6座,石板桥10座,莲花塘17口,古泉井20余眼,保爷桥100多座。这些与水有关的建筑物,“皆为水文化”的物质载体,是观察和研究三门塘历史遗存的实物资料,具有文物价值。

    三门塘油茶

    三门塘远眺(新景)

           三门塘天然树种主要有杉木、楠木、榉木、梓木、樟木、松木、银杏、青枫、乌桕、凉伞、桉树、皂角树、黄连树、枫香树、红豆杉等。森林覆盖率为75%以上。村头寨尾,名木古树举目皆是,其中68株“保寨树”已被村委会挂牌保护。

    打赏捐赠
    1
    !我要举报这篇文章
   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,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。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不代表村网通立场。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,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!